经
典
焕
新
生
童
心
诵
古
韵
每
日
诵
读
童心诵古韵,经典焕新生
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每日诵读栏目,今天由“小小领读员”米亭羽为大家带来百部经典中的《王维集》。
展开剩余81%王 维
王维,字摩诘,名与字都取自深通大乘佛法的居士维摩诘之名。他是盛唐边塞诗的先驱,是我国古代山水诗的艺术大师,因此唐代宗称他为“天下文宗”。
王维今存诗374首,文70篇,按题材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类:一为歌咏从军、边塞和侠士的诗篇;“二为抨击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抒发内心的不平以及言志抒怀之作;三为表现友情、亲情、闺思、宫怨、爱情等的诗歌;四为山水诗(包括山水行旅诗与山水田园诗)。
题《辋川图》[1]
老来懒赋诗,唯有老相随。
宿世谬词客[2],前身应画师[3]。
不能舍余习[4],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习离[5],此心还不知。
注释
[1] 此诗王维集各本皆作《偶然作》其六。按,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曰:“(王维)复画《辋川图》,山谷郁盘,云飞水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尝自题诗云:'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〇云:“清源寺壁上画辋川,笔力雄壮,常自制诗曰:‘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时人知。’ 诚哉是言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亦云:“尝于清源寺壁画《辋川图》,岩岫盘郁,云飞水动,自制诗曰:‘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时人知。”据以上记载,此诗当作“题《辋川图》”,不应曰“偶然作”;《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九即采“宿世”四句作一绝,题作“题《辋川图》”,今从之。又,《辋川图》既画于清源寺(即辋川庄,维施庄为寺后,改用此名)壁,则此首题图之诗,亦当作于维晚年(据首联知诗当作于晚年)居辋川时。《辋川图》后世摹本极多,今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传为北宋郭忠恕的摹本蓝田县文管所藏明刻石本等。
[2]宿世:佛教指过去的一世即前生。谬词客:妄为诗人。即本来不配当诗人却当了诗人之意谬,谦词。“宿世”,《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图画见闻志》作“当世”,《太平广记》卷二--引《唐画断》作“夙世”,《唐诗纪事》卷一六作“当代”。“谬词”,《诗律武库》卷一四作“称诗”。 [3]“身”,《万首唐人绝句》作“生”。
[4]“不能舍余习’二句:意谓我不能舍弃前生遗留的习尚,于是名字偶然地被世人知道。“世”,《历代名画记》《万首唐人绝句》《唐诗纪事》作“时”。
[5]“名字本习离”二句:意谓我的名字与我的原来习尚(指好写诗作画)相离,自己这心里却还不知晓。指自己既用佛教居士维摩诘之名作为自己的名字(王维字摩诘),本不应去追求诗人、画家的浮名。此诗韵字两用“知”字,疑有误。“习离”宋蜀本作“皆是”,据麻沙本改。“心”,宋蜀本作“知”,据元本明本、《全唐诗》等改。
点评
这首诗含有对自己的诗画作品作评价的意味。首二句说,自己年老后懒于写诗,只有衰老伴随自己,这话里不悲不喜,也无叹老之意,只是顺其自然而已。中二联说,我宿世谬妄地当了诗人,前生应该还是画师,今生不能舍弃前生遗留之习,名字便偶然地被世人知道。王维在当时的诗名画名都很盛,中二联之语,说明他知道并承认自己在当世诗坛画坛的声名;可以说,这两联在自谦的话语背后,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诗画成就的高度自信。王维在诗里常说自己“无才”“无长策”,但那是指政治才能说的,与写诗作画毫不相干。诗的末联说,自己好写诗作画的习尚与自己名字的含义相离,自已心里还不知道,这就是习尚已成,难以改变,作者也无意于改变。这是值得庆幸的,如果王维因为信奉佛教就改变其好写诗作画的习尚,则王维也就不成其为王维了。这首诗对我们了解王维的诗画创作不无帮助。
内容来源
本篇中出现的原文、注释、意思、点评内容均选自《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王维集》。
欢迎小朋友们前往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二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专题图书展示区阅览该书。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正规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