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7起事故,平均每天一场"交通意外"——这就是台军"汉光41号"演习交出的成绩单。当装甲车在市区翻覆、坦克撞上民用车、导弹发射车卡在雨棚下动弹不得时,岛内网民辛辣嘲讽:"这不是演习,是在验证台军的破坏力!"
这场号称"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军事演练,为何沦为笑柄连连的荒诞剧?
"汉光41号"成事故博览会7月9日至15日,台军"汉光41号"演习创造了令人瞠目的纪录:V-150装甲车爬坡侧翻、M109A5自行火炮连撞4车、"爱国者"导弹车卡雨棚2.5小时、CM-11坦克擦撞轿车、悍马车撞飞公交后视镜……军事粉丝专页"台海军情员"统计显示,短短7天内累计7起事故,事故密度创历年之最。
尤为讽刺的是,台防务部门将事故归咎于"城镇战训练强度大",但具体事故原因却暴露基础训练缺失:装甲车驾驶员不熟悉爬坡操作、坦克手起步时跨越车道线、导弹车司机误判转弯半径。岛内退役将领栗正杰坦言:"将坦克开进市区本身就是战术错误,这种装备本就不适合城市机动。"
展开剩余69%历年演习荒诞场景大赏回看"汉光"演习史,堪称台军"迷惑行为"大合集。2018年指挥官在靶标下埋炸药伪造命中效果;2020年士兵躲在玻璃门后摆拍"战斗场景";2023年演习部队误抓本方指挥官;2024年士兵"包围"钓鱼民众被戏称"打饭部队"。
装备闹剧更是层出不穷:M109A5火炮夜间行军撞毁4辆民车、"云豹"装甲车在基隆市区抛锚造成早高峰瘫痪、沙包掩体未伪装被专家讥为"活靶子"。台湾网友调侃:"买不起麻袋就用尼龙袋充数,反正便宜又省事。"
作秀化演习的三大病灶形式主义是台军演习的顽疾。今年特意安排M1A2T坦克网络直播射击,却被批"静对静打靶毫无实战价值";"超市避难演练"强行绑定民生场所,实为政治表演。训练积弊同样触目惊心,某自行火炮部队连续两年在同一路段发生撞车事故,暴露驾驶员培训流于形式。
更深层的是政治绑架军事。民进党将演习与"团结月"政治议程捆绑,把关键基础设施防护演练包装成"抗中保台"宣传工具。国防部发言人一针见血指出,这是企图将台湾老百姓绑上"台独"战车的危险把戏。
两岸军演对比下的真实差距与解放军"跨越""火力"系列演习相比,台军差距立现。解放军无预案对抗演练中,99A坦克可完成跨昼夜复杂地形机动,而台军CM-11坦克在平路起步就发生事故;解放军联合战役体系已实现多兵种协同,台军仍停留在"坦克开进菜市场"的城镇战幻想阶段。
军事专家指出,解放军演习聚焦实战能力提升,台军则沉迷于政治表演。当"爱国者"导弹车被雨棚困住4小时时,任何关于"以武拒统"的幻想都已不攻自破。
闹剧背后的统一大势台军演习荒诞剧频发的本质,是民进党当局将官兵当作"台独"人质的恶果。军事层面,作秀式训练无法支撑现代战争需求;政治层面,"汉光"演习已成转移岛内矛盾的宣传工具。历史早已证明,无论台军如何表演,都改变不了祖国必然统一的大势。
正如国防部发言人强调,这些虚张声势的把戏,终究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汉光演习"终成历史注脚时,人们记住的不会是那些撞坏的民用车,而是一出害台毁台的政治闹剧。
发布于:湖北省股票正规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